河南省南街村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动态

浏览量:142959
河南省南街村集团有限公司留言后可查看该公司联系方式!
返回顶部

异口同声齐赞优越性

来源:河南省南街村集团有限公司 日期:2015/3/11 10:39:00 By 东仔 阅读(519)

第二章

异口同声齐赞优越性

第一节  集体是靠山

南街人在“公有制大讨论”中,异口同声地说:“集体是靠山。”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靠山”颂

在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山是值得称颂的。放眼看吧。长白俊,天山俏,庐山雄,华山奇,泰山伟,六盘险,南岭秀,昆仑莽等等。这些大山,都壮华夏神威,引民族自豪。自然界的山,形象地显示了神奇造化的伟大功绩。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南街村公有制经济隆起的大山。这座山雄厚壮观,是南街人经济上的坚实靠山。可以直言不讳地说,这是南街村党委带领南街人,坚持公有制,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的创造,是南街人引以为自豪的壮举。

1984年,正当社会上人们津津乐道于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时,南街村却出现了一种明显的变化。村党委清醒地认识到: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生产,不仅不能抵御天灾人祸,而且越来越暴露出弊病,它既助长私心,也阻碍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尤其那些个人承包的企业,肥了少数人,亏了大家,散了人心。群众埋怨、谩骂干部也就在所难免。村党委冷静思考,审时度势,从本村实际出发,依据群众的意愿,及时果断地把家庭承包的土地以及个人承包的企业,全部收归集体所有。坚持公有制原则,发展集体经济,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在近13年的时间里,南街村党委带领广大职工村民,依据本村一无矿产、二无水产资源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研究、论证,确立了“充分发挥粮食生产的优势,以粮食深加工为主,发展村办企业”的指导思想,在集体力量的推动下,实行“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策略,围绕龙头产品(方便面)上配套项目,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在这种正确思想的指导下,南街村的公有制经济日益壮大起来,好像一列载重火车驶入了快车道,向前突飞猛进。13年来,南街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虽非一帆风顺,却是劈波斩浪,一年一个新局面。现在,村办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发展到26个,拥有职工一万多人,产品70多种,产值年年翻番。“众人拾柴火焰高”,南街村集团经济迅速筑起了一座物质丰厚的高山。南街人都由衷地感叹:“公有制就是好!我们有了天不怕、地不怕的靠山!”

公有制经济带来的变化是十分显着的,村民生活日益改善。村民都住上了新楼,家用电器齐全,日常生活物资均由集体供应,生活富裕,安居乐业。全村环境整体面貌日新月异,各条街道均已硬化。安装了3条国际、50条国内直拨和内部2000门程控电话;购置了北大方正打印机、传真机,实现了通讯、办公的现代化。新修35米宽的“颍松大道”,美化一新,与京深107国道接通,为南街工农业生产提供了交通运输的便利。村民生活越来越幸福。

这里举出一户南街村民的实例,足以证明集体经济这座靠山的强大实力是无可置疑的。

他叫闫海军,在方便面厂工作,一家四口人,妻子常年身体不好,每月就得吃几十元钱的药品。两个孩子幼小,全指望他一个人维持全家生活。生活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提起往日的困难,他自己说:1995年6月的一天晚上,屋漏偏遭暴风雨。半夜里,风雨交加,家里的房子多处漏雨,一家人团缩在一起,抱头痛哭。此时,出乎意料,村党委副书记王金忠冒雨赶来了,当即组织人遮挡了房顶。第二天,又派人帮我搬家,提前让我们住上了新村民楼。住上了新楼,冬有暖气,夏有空调,92平方米的三室一厅,宽敞明亮,一切生活费用由村里供给,妻子的医药费全报销,另外再补助80元生活费。去年春节前,村党委领导还专门送给我家两床太空棉被和布料。当时我接过这沉甸甸的礼物,感动得哭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我们全家人都感激万分,妻子逢人就说:“要不是咱南街村这座集体经济的靠山,俺全家早就没法过了!我也难活在这世上。”闫海军说:“最难忘的是1996年3月父亲因病去世。村治丧委员会,包办了丧事,一切费用都由村集体负担,就连招待来客的饭菜,打墓起殡埋葬全由村集体派人办理。这若是在外地,哪会有这事呢?我们弟兄几个都说,这都是托共产党的福,托咱南街村公有制的福呀!”

还有一家更为典型的例子。她叫宋梅兰,丈夫叫张焕章,是南街村的老门老户。她共生育了10个儿女。丈夫为人老实,20年前,难以逃脱辛酸生活的厄运,不幸去世了。回忆1984年以前的情景,宋梅兰感慨不已地说:“那些年月,真是苦不堪言。孩子多,人人都要吃饭穿衣。焕章就凭着一身力气,拼死拼活地挣工分养家糊口。平时的柴米油盐就够他为难了,若遇上哪个孩子生病,那就更让他愁肠难解了。他天天起早贪黑地割草积肥,夜里再加班加点喂牲口,多干活,尽量多挣工分。孩子们也上不起学。生活的压力比大山还重。焕章终于挺不住,硬是累死了。……”宋梅兰回忆起来泪流不止。如今,她四个女儿,六个男孩,都已长大成人了。长女云侠任村民组长,次女俊侠在砖厂工作,三女淑侠在水电开关站工作,四女在巨陵也已成家。她的长子培森在包装厂任设备科长,次子培旺在销售公司工作,三子培志在第二方便面厂工作,四子培超是汽车队司机,五子培中和六子培奇都在销售公司工作。宋梅兰谈起今天的情景,她无比激动地说:“俺全家是托共产党的福,托南街村公有制的福,是村党委让俺们过上了好日子,要不是有了南街村集体的靠山,俺这些孩子都难以成家。南街村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才使孩子们娶了媳妇,闺女有了好婆家,也都往上了新楼。如今没啥说的,只有好好干,才对得起俺的班长!”

这就是南街村公有制经济隆起的大山带来的优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南街村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表现出了巨大的优越性。这就是南街人的靠山,这座靠山,不仅是南街人物质生活的依靠,而且是南街村两个文明建设飞速发展的坚强后盾,是南街村培养大公无私、奉献精神的肥沃领地。13年来,依靠这座集体经济的大山,南街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公益设施日益增多,敬老院、门球场、图书室,篮球场等相继建成。“幼有所育,少有所教,壮有所用,老有所养”已经成为现实,广大村民各司其职。“工资加供给”生活开始迈向了城市化。

依靠这座集体经济的大山,南街的企业生产张开了双翅,飞速向前发展,一步一个新台阶,一年一个新辉煌。1991年一举摘取全省“亿元村”的桂冠,继而,企业产值连年翻番,1995年12亿,1996年15亿,1997年再攀高峰,产值突破16亿。

面对这座集体经济靠山,我们南街人由衷地高兴。这座靠山,不仅保证我们的生活富裕幸福,避免贫富两极分化,战胜了自然灾害,度过了一切难关,而且以强大的物质力量,胜利推进我们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的事业,阔步前进。

因此,我们理直气壮地说:公有制就是好,这座集体经济的靠山越来越坚实。

公有制促进了精神文明

南街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精神文明建设更得到了加强。村党委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方针,采取了得力措施,在全村范围形成了党风正、民风淳,社会秩序安定的优良环境。步入南街村,人人都会明显地感到:这里是别开新天,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不论接触谁,都会赞不绝口地介绍:“南街村的干部人人无私奉献,党员一个个都是好样的,他们事事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团员青年都是有理想、有追求、有艰苦创业精神、有组织纪律性的新一代。年轻人孝敬老人,老人也爱护年轻人,人人争为集体做贡献。”这一点也不夸张,今日的南街村,村民和睦相处,干群团结奋斗,精神文明建设结出了累累硕果。近十年来,南街村连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村”.

村民们经常自豪地说:“有集体经济作为靠山,我们干什么事都成什么事。”村党委提出,坚持用毛泽东思想育人,是南街思想教育的主旋律,在全体干群长期开展“大学毛着,大唱革命歌曲,大学雷锋”三大活动,使南街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一大特色。1996年10月至11月间,为了深化用毛泽东思想育人工作,全体又先后开展了“学毛着经验交流会”和“毛泽东生平事迹演讲会”活动,全体上下轰轰烈烈,职工、村民真心实意地用毛泽东同志关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动,大家都自觉地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去私心、扬正气,从物质到精神,再从精神到物质形成了良性促进。村党委的一系列教育措施真正落到了实处,这对于提高人的思想素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南街人从公有制大讨论中,真切地感受到:集体经济的优越给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坚持开展群众性的思想教育活动,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成效十分显着。1993年开展的“南街人讲南街事”活动,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使南街出现了一派正气,职工劳动情绪高涨。1994年开展的“共产主义小社区”大讨论活动,坚定了全村党员、职工、干部、群众的共产主义信念。1995年初开展的“思想作风整顿”活动,遏制了党员、干部身上潜存的不正之风,使反腐倡廉的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职工、群众又一次受到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再教育。1995年夏季开展的“五献一留”活动,使广大干群提高了认识,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全村出现了人人为南街、为企业乐于奉献,互相爱护,尊老爱幼的大好局面。1996年村党委根据江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开展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活动,员工、干部、职工、村民在学习中纷纷结合自己认真查挖自身存在的缺点,统一了思想,认清了形势,坚定了信念。这次开展的“公有制大讨论”活动,是南街村党委深入对广大职工村民进行公有制思想教育,探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重大举措。通过开展这次活动,广大干群,充分认识南街村实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无比优越性,进一步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增强了村党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力地加快了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的步伐。

南街学校校长郭桂贞举出了一个实例,她深有感触地说:“有了村集体经济这座靠山,学校越办越好。村党委为实现学校对学生的全方位管理,加强全面有效的育人工作,村集体先投资3000多万元,建起了面积为3410平方米的两层餐厅大楼,又投资100多万元,购置了全套现代化的炊具和高质量不锈钢的碗、碟、勺等餐具以及高级优质的保温餐车、洗碗机、消毒柜等。这些设备都是全国一流的,在当今世界上也是最先进的。还选聘了40名炊事员,46名管理与服务员,在校2000名中小学生全部免费就餐。这对教育后代健康成长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也充分显示了集体经济的优越。”

正如广大干群所总结的: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筑起了这座巨大的靠山,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出现了百花争艳的崭新局面。南街村越来越美好了。

扶危济困显示了集体是靠山的强大力量

在开展公有制大讨论活动中,广大职工村民、党员干部从切身体验中总结出集体所有制有四大优越性:(1)有强大的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2)实现共同富裕,避免贫富两极分化。(3)提高经济效益,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4)有利于加强“双文明”建设。事实胜于雄辩。从各单位挑选出来的数百名演讲者的演讲内容可以证明“集体是靠山”这个科学的论断。在这里,仅举三个典型例子。

1.“集体救了我的命”

1990年5月的一天,正上初中一年级的南街学生梁超杰,突然休克在教室里,只见他紧闭双眼,脸色煞白,四肢发凉。教师和同学们万分惊恐,急忙把他送医院请大夫打针、输氧。经医生紧急抢救,确诊为心脏病,急需手术,仅押金就要一万元。超杰的奶奶听说孩子患了心脏病,当时就晕了过去,喊醒过来后像傻了似的。为了给孩子治病,超杰的父母亲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卖了。求亲告友,东挪西凑才借了三千多元。小超杰的奶奶跪在院里边哭边喊:“苍天呀!他还是一个孩子呀,能顶替叫我替他去死吧!”他爸妈也跟着哭叫:“俺就这一个独苗啊!……这叫我们一家怎么过呀……”

几个不眠之夜,超杰的父母相对闷坐,伤心欲绝。在这危急时刻,南街村党委书记王宏斌得知了这一消息,急忙赶到超杰的家中,亲切又带着责备的口气对超杰的爸说:“法成哥,现在是新社会呀!你的儿子就是国家的儿子,是咱南街村的儿子!儿子有病为啥不及时向村委会反映?超杰手术治病的钱,缺多少到村里拿多少,治病救人要紧……”听了这感人肺腑的话,超杰的父亲泪流满面,感动地拉住班长的手泣不成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就这样,村里派人派车把超杰送进了郑州医学院,请专家为他做手术。住院期间,村领导还几次派人看望超杰,不久超杰便完全康复出院了。梁超杰父母对此感激不尽,逢人便说:“是南街村的公有制,是村党委救了儿子的命!”

假如梁超杰不是出生在南街这个大集体里,那么,他的性命能否保全那恐怕就当别论了。梁超杰没有忘记村领导的恩情和对他的期望。几年来,他发奋学习,乐于助人,团结同学,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最后一跃成为县一高的保送生。

2.“集体使俺重见光明”

1996年元月份的一天,南街村计生干部孙秀萍5岁的女儿,在玩耍中被注射用针头扎伤了眼睛。秀萍发疯似的急忙把女儿送到村卫生所。卫生所的同志一看,二话没说,立即派人送她到县医院。县医院的医生经过反复诊断,终因技术力量和设备不足,也无能为力。村里又火速把她送往郑州人民医院。郑州医院的医生告诉秀萍:“孩子的眼睛可能需要动手术,要做好最坏的思想准备啊!”听后她两眼一黑,差点晕倒,秀萍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女儿小时曾得一场病,导致右眼视力很弱。若这只左眼再有不测,对女儿来说将意味着……这对一个刚满5岁、天真无邪的孩子来说,太残酷了。

在郑州住院期间,南街村妇联会负责同志受村委委托,多次到医院慰问,秀萍感动得常常泪流满面。在郑州的最后一天,医生说唯一的希望是到北京进行治疗。当需要转院的消息一传到村子里,妇联会全体成员按领导们的嘱托,及时赶到郑州医院,并随身带去一万元现金,安排了去北京的车票,并一再交待:“去吧,北京同仁医院那边已经为你们安排好了,咱村北京办事处的同志们都在等着你们。”

到了北京,虽然远离了家乡,但办事处的同志跑前跑后,家乡人的祝愿、问候也频频传来,一切都很顺利。孙秀萍女儿的眼疾在村集体的直接关怀下,很快得到康复。当孙秀萍女儿即将出院一家人向主治大夫告别时,主治大夫激动地说:“你们的女儿不幸也幸,不幸的是这么小就经受这么大痛苦,幸运的是你们女儿出生在南街村这个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人的大集体里,有这么多的人关心她、爱护她,听你们办事的人说,你们的党委书记王宏斌亲自过问这孩子的病情,你们南街村真好。说句实在话,换一换地方,这孩子的眼睛能否保住我就不敢说了。”

“没有集体的帮助,没有全村父老乡亲的关怀,就没有我女儿的现在,不走公有制的道路就没有我们南街村今天的富裕日子。”孙秀萍是这样说的。这是3000多南街人的共同心声,像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3.“集体帮俺重建家园”

在南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良好风尚深入人心。许多外来工人亲自感受到了大集体的温暖,他们已经离不开这个充满温情、充满祥和的大家庭。为了南街村共产主义小社区的早日建成,他们早已下定了决心,坚定了奋斗终生的信念。南街方便面厂职工张桂芳就有这样的亲身经历。

张桂芳家住杜曲镇郝路口村,1997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傍晚,其家中不慎失火,所有家具、电器全部烧毁。一个苦心经营了几十年的家庭毁于一旦。众乡邻目睹此景,无不摇头叹息。桂芳的父亲更是哭天叫地,痛不欲生。由于家庭惨遭不幸,桂芳在工作中经常走神,有时想到年迈的父母和破烂不堪的家园,伤心的泪水就会悄然落下。但是,为了不给厂里添麻烦,她尽力克制自己,不在大家面前表现出难过的样子。然而,她的异常神色还是被人发现。车间组长亲自找桂芳谈心,寻根问底,桂芳像遇到了亲人一样如实地把家里的情况向组长诉说。很快,桂芳家遭难的事传到了方便面厂厂长王跃德的耳中。王厂长亲自来到桂芳家中,拉着她父母的手说:“你们别难过,桂芳是南街的职工,你们的困难就是南街的困难,南街不会不管的……”几句话,说得桂芳的父母仿佛在黑夜中看到了光明,如同溺水的人抓住了救生圈。

张桂芳家失火的事不几天传遍了南街。南街村党委发动了广大职工、干部为张桂芳捐款。当厂领导把饱含着南街人一片爱心的5000元钱递到桂芳父母亲的手中时,在场的所有郝路口村人震惊了。桂芳的父亲激动得双膝跪倒,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没多久,南街村党委又派去了几十名建筑人员,冒雨为桂芳家盖了三间崭新的瓦房,就连招待工人师傅所有的饭和碗都是南街集体亲自派车送去的。

这件事过后,桂芳的父母逢人就讲:“多亏了南街人,多亏了共产党的好领导。没有南街帮助,俺怕是一辈子也难翻身啊……”桂芳也表示,决心在南街干一辈子,以实际行动报答南街人对她们的深情厚爱。

4.临颍二高师生感激南街村的帮助

南街村毗邻的临颍县第二高中的校长谷纪坤每每谈起南街村对他们学校的帮助,就感动不已,滔滔不绝。他说:“二高学校离不开南街村的帮助,从1992年以来,教师子女共计50多人从幼儿园到初中毕业都免收学杂费在南街村学校就读。在校建方面,以前,校院内坑坎不平,每逢下雨,学生和老师只得走泥路。从1996年以来,南街村帮助我们搞校建。在学校为教师建宿舍楼时,附近的几户市民住宅需要拆迁,可有一户不愿搬迁,三间破瓦房要3万元钱。南街村党委用2万元钱把地皮买过来转给二高,并派来人力、提供机械为二高免费开挖地基2700多立方米,还帮助硬化校内路面、球场的堆拉土方、宿舍楼的回填土等共计5000多立方米,没有收学校一分钱,对此,学校师生无比感激。”

南街十几年的奋斗历程告诉人们:只要坚持公有制,走集体共同富裕之路,两个文明建设才能得到同步发展,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最终体现出来,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才能早日实现,南街将高举公有制大旗,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为加速共产主义小社区建设步伐,作出不懈的努力。

第二节   耳闻目睹的事实

中外青年南街采风

《南街村报》1997年9月2日以《南街采风行  五洲结友情》为题,报道了“中外青年看南街”采风团到南街村进行实地考察的情况。通过这些中外大学生在南街村耳闻目睹的事实,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

1997年8月25日,来自14个国家的近30名在中国大学留学的学生和中国几所高等学府的大学生组成的“中外青年看南街”采风团到南街村进行为期五天的参观调查。其目的是通过南街村来了解中国农村的发展变化。他们首先听取了村党委书记王洪彬关于南街村用毛泽东思想育人,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报告。然后参观了南街学校、幼儿园、麦恩食品有限公司等单位。在参观访问过程中这些大学生们和南街村民结成友好对子,互相了解,并到田间干农活,亲身体验劳动。通过几天的接触和实地考察,采风团的成员们对南街村获得了具体的认识和深刻的印象。这些外国的大学生们都异口同声地说:“南街村真好,南街人真好。中国这么好,我们毕业之后能不能来南街工作?”来自伊朗的伊萨说:“刚开始来的时候,老师说要我们去中国的农村看看,我们都以为那地方很穷,还特意带了许多吃的东西。可到南街村之后,哇,我们真不敢相信这是个农村,有这么多的工厂,有这么多的产品,这不是一个小城市吗?在我们国家,如果一个地方能有这样的发展规模,就可以算是一个工业区而不是农村了。中国发展得很快,中国的农村发展得很快。”

这的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从采风团成员的信息反馈中可以说明,南街村的发展靠的是走集体共同富裕的道路,靠的是有一个好带头人和一个精诚团结的领导班子。这也说明,在农村,公有制集体经济有着极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是公有制经济使南街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真是有口皆碑。大家都这样肯定:南街村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乘改革开放的东风,村党委审时度势,结合本村实际,依据群众的意愿,不失时机地、果断地把家庭承包的土地全部收归集体所有,集中一切力量,发展集体经济,坚定地走共同富裕之路。在近13年的时间里,村党委集中干群的智慧,因地制宜,围绕“农副产业深加工”,艰苦创业,苦拼实干,不断开拓,阔步前进,南街村现在已经成了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大型一级企业--南街村集团有限公司。

南街村正在走着一条铺满阳光的道路。

村富不忘帮贫济困

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南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南街的村民大步迈向城市化。南街人在短时间内摆脱了贫困,实现了小康,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同时也解决了本村和众多外地人的就业问题,家家无忧无虑,人人安居乐业。不仅如此,强大的经济实力,对本村一切意外发生的困难灾祸及社会上特殊的贫穷困难,也能够适时地给予解决和救助。1997年1月28日《光明日报》和1月29日《人民日报》报道:《致富想着老区  临颍县南街村向希望工程捐款》这样记述:1月26日上午,两辆披红挂花的卡车,从北京人民大会堂西门徐徐出发,车上满载着价值60万元的希望书库和食品,送往鲁南和苏北老区的一些农村小学。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刘鹏说:“这是我国第一个以行政村名义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捐款的单位,也是1997年希望工程收到的第一笔大额损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见。”张爱萍老将军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指挥过台儿庄战役,转战鲁南农村一带。他一直关心着那里的父老乡亲。张老在贺信中这样写道:“多年来,南街村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人,大干社会主义,走共同富裕道路,坚定不移地奔向共产主义,创造了一个领导班子坚强、干部队伍过硬、群众自觉学习、村民团结互助、各尽其力、共同富裕、遵纪守法、乐于奉献、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家家过上超小康生活的共产主义小社区,并且不断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卓越贡献。这次向希望工程捐赠即向老区儿童献爱心活动,又是一次新的奉献,也说明南街村共同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广。这次送去的不仅是图书和食品,更是力量和鼓舞,帮助老区建立了希望书库,也是在为祖国培养真正有希望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事实胜于雄辩。正是由于南街村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拥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才有能力使本村村民过上富裕的生活,抵御天灾人祸,也才有能力为社会的扶贫济困做出贡献。

1997年9月,在河南省举办的“送你上路,助你成才”扶贫助学金发放仪式上,南街村集团拿出20多万元救助15名考生使他们圆了大学梦,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大河文化报》记者采访了南街村集团总经理耿富杰,耿总强调:“这一次拿出20多万元,只是在小范围内资助考取省外高校的我省特困学生,杯水车薪,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是想通过这次小小的活动,来唤起社会力量伸出手来,共同支持这些学生完成学业。”记者这样评论:假如每个共产党员,每个有实力的企业都行动起来,那些立志成才的莘莘学子就不会因为拿不起学费而埋没了。这种无私奉献,为国家分忧的为精神,使学生及其家长们深受感动。

王书记情洒绿色军营

南街村富裕了,南街村为社会福利事业做出的贡献越来越多。社会上不少有识之士都这样评价:南街村党委书记王洪彬有一颗“村富不忘忧国,情洒绿色军营”的红心。事实的确如此。王洪彬书记经常这样教育全村的党员、干部、职工、群众:“国不可以一日无防,无防则国要受辱;民不可以一日无兵,无兵则民要受害。国富家富,靠的是解放军来保护。你奉献我奉献,大不过解放军做出的奉献。和平时期固长城,壮军威,靠什么,靠的是爱心和行动,靠的是自觉为解放军排忧解难办实事,办好事。”基于这种指导思想,自1989年以来,南街村先后与省武警总队、郑州武警指挥学校、郑州信息工程学院、漯河军分区、武警漯河支队、漯河消防支队、漯河54649部队等十几家结成军(警)民共建单位。每逢春节、“八一”等重大节日,南街村党委书记王洪彬都要抽出时间,亲自带着拥军慰问车队和村文工团到共建单位进行慰问。据统计,仅1993年以来,南街村就为共建单位进行了近30场慰问演出,赠送慰问品计生猪300多头,面粉4万多斤,锅巴、方便面各3万件,月饼1500件,麦恩食品万件,折合人民币300多万元。1994年5月,王书记应邀到中央警卫局作报告,村文工团分别在中南海和北京石景山驻军某地连续进行了四场演出。南街人心系国防,爱军拥军和动人事迹在子弟兵中反响强烈,受到热烈赞扬,传为佳话。不仅如此,为了解决部队物质生活问题,保障部队训练和营区建房用地,1990年,南街村无偿为武警漯河支队提供良田75亩。1996年,临颍县消防大队迁移时,没有新的营建用地和训练场地,南街村无偿为消防大队提供良田10多亩,同时专门派人为消防大队绘制图纸,一次就为消防大队节省资金近500万元。广大官兵感动得热血沸腾,一致表示,一定不辜负南街村父老乡亲的期望,练好本领,保护国家人民的生命和财产。

为了解除县武警中队、县消防大队广大官兵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国防建设,南街村先后安置复员军人5人,免费安排入托儿童3人,对官兵做到了“用水、用电、洗澡、理发、用车、打电话”六免费。对于退伍军人,根据特长爱好,量才使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为了解决县武警中队、县消防大队官兵的实际困难,南街村还开展了向有困难的官兵献爱心活动。这一活动的开展,温暖了官兵家属的心,坚定了广大官兵舍生忘死,保卫国家的志向,原县武警中队指导员张书德感叹地说:“没有南街村就没有俺小康康的命,就没有俺这个家。我们全家永远感谢南街村的父老乡亲,感谢他们的深情厚谊。”原来,张指导员5岁的独生子患了心脏病,必须到上海大医院动手术,医疗费还差一万元。南街村及时为他送去了一万块钱,手术成功了,小康康得救了。就是在这点点滴滴的温情中,部队官兵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和军人的自豪。1997年,南街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命名为全国“拥军优属先进单位”.1997年12月,王洪彬书记在拥军十杰评比中评为河南省拥军先进个人,名列第二位。

社会主义文明之花在南街盛开

正是有了雄厚的集体经济,南街村才能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不仅如此,南街村在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同步提高,造就一代新人。

下面是摘自《南街村精神文明概述》的一段文字。

南街村集体经济的飞速发展,不仅改造了客观世界,使南街村旧貌换新颜,而且从改造人的主观世界入手,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人,营造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方净土,造就了一代无私奉献的新人。步入南街村的人都赞不绝口。南街的村容村貌新,民风好,民心正,南街的环境和风气给人一种新鲜感、温馨感、安全感。街道、厂区、学校、幼儿园及村民楼等,一排排的现代化建筑鳞次栉比,整齐美观,处处洁净卫生,生产生活秩序井然,呈现出浓浓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氛围。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唱革命歌曲,学英雄模范人物,讲革命故事,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讲文明、讲奉献等一系列活动,显示了南街人崭新的精神面貌。从下列几个事例中人们可以清楚看出南街人的精神状态。(1)1997年6月24日凌晨,南街村面粉厂会计耿广德,被一个骑车人撞倒,昏迷过去。肇事者是一个青年,自己也摔成了重伤,当场休克。面对这一事故,南街人不分彼此,将伤者同时用专车送往医院,及时抢救,一切费用均由南街村支付。不仅如此,南街还设法找到了这个肇事者的家属。原来肇事者是三里头人,名叫吕中伟。家长赶到医院后孩子已经苏醒,感激万分,激动地说:“还是南街人好。这事儿要是在别处,那结果不堪设想,是南街救了俺孩子的命,俺全家一辈子也忘不了南街人的恩。”(2)1997年7月上旬的一天,南街村包装厂职工张小歌下班回到杜曲镇大车张村家里,在家里城不幸被烧伤。当厂里得知消息后,随即派人前去慰头号,了解到张小歌家里经济困难,便派去专车送张小歌赴医院治疗。同时,全厂职工自觉发起捐救活动,人人都伸出了友爱之手,慷慨解囊,献出爱心。这件事也感动了一些外来客户,也自觉加入了“献爱心”队伍,一天之内就捐出了1390元,还有衣物和礼品。这件事使张小歌感动得流了泪,一再表示要好好养伤,继续献身南街村的建设事业。张小歌的家长也感动地说:“在南街处处都可以让人感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南街人的心真好。”(3)1997年8月2日晚上,临颍县王岗镇墩台李村李跃军夫妇,感谢南街的领导和南街村人。原来,李跃军夫妇在南街村面粉厂卖完粮食,随手把10000元钱塞进小包。谁知没把拉链拉紧,10000元现金从小包中恍然没落,李跃起军全然不知,骑着摩托车风驰电掣般地跑了。到家中才发现没了钱,他吓出一身汗来。他不禁联想起家里前月6000元钱被盗的事,这真是祸不单行,心想这下可完了。当他怀着试探的心理驾车来到南街面粉厂,说明情况后,当即有两个人把巨款归还了他。他连声询问二人的姓名,二人却只说是南街的职工,就转身离去了。李跃军感慨地说:“我的钱在家里放都被小偷偷走;在南街,拾到巨款交还失主不留姓名,真是两个天地,两种思想,两种人啊!南街人真让人敬佩。”怀着感激之情,李跃军夫妇还特地送映一场电影表示感谢。后几经查问,才知道这两位青年是南街村面粉厂职工王跃军和孙红学。(4)4月18日中午,一块上军“冒雨奉献,南街精神”的蓝色大匾被簇拥着抬进调味品厂。一位中年汉子紧握着调味品厂厂长陈书欣的手激动地说:“谢谢!谢谢大家!”事情经过原来是这样的:15日中午,淅川县香花镇张傲庆所售辣椒水分过大,在调味品厂门前马路上晾晒,忽然大雨将降,货主急得手足无措。紧急关头,调味品厂厂长陈书欣亲率职工帮货主抢收。9吨辣椒在大雨降落之前安全收回,从而避免了数万元的损失。张傲庆感动得热泪盈眶,不知说什么才好。于是,他便送匾表示感谢。

像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南街村的精神文明之花处处盛开。据统计,每月拾金交公,收礼交公,主动捐款助贫以及向敬老院、幼儿园赠送礼品财物的都在百人以上。事实证明,随着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南街人的为公意识和奉献精神也在与日俱增。

这些年来,南街村以群团组织为依托,以开展好各项活动为载体,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党组织以“公生明,廉生威”为座右铭,以批评和自我批评为锐利武器,加强党的建设,增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团组织坚持开展学雷锋活动,教育广大青年和团员发扬“吃亏为本,奉献为荣”的精神,扶贫帮困,献爱心参加义务劳动。广大团员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南街民兵肩负着急、难、险、重劳动和维护社会治安等任务,起到了突击队和保驾护航的作用。妇联会除做好妇女工作和计划生育工作外,为培养文明户,建设文明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南街村教育职工村民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提高了全员的素质。这些都是由于有了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才更有效地促进了南街村两个文明的发展。

目睹耳闻南街村公有制发展的事实,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仅创造出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提供“各尽所能、按劳分配”进而发展到“按需分配”的条件,而且能够营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环境,教育人民树立大公无私思想,造就社会主义新人,保证社会主义方向。在我国广大农村,集体所有制应该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只有这样,广大农民才能摆脱贫困,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才能确保我国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现代化的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强国,并胜利迈向共产主义。

第3节  来自四面八方的评说

南街村坚持公有制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之路的实践;南街村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以毛泽东思想育人,“两手硬”抓物质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行动,通过国内外各种新闻媒介的传播,飞向了海内外,引起了全国各地,乃至世界有关人士的热切关注。四面八方的信件雪片般飞到了南街村。每天许许多多的人们来南街村参观、调查或考察、访问,不少的人都是抱着无比羡慕的激情,或莫名的惊讶、疑问来寻求答案的。在外来的众多信件中,从参观考察者来以后的实际谈论中,可以看出,有赞美的,有支持的,有建议的,也有争鸣的。尽管众说纷纭,各抒己见,但大多都能对南街村作出公正的评价。

各级领导的话

南街村在发展公有制经济中,由于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方针,各项工作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受到了中央、省、市领导的称赞。尤其是对南街走集体所有制形式的共同富裕之路给予了充分肯定。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同志视察南街后连声称赞:“你们干得好,路子对头!”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恩茂同志视察南街后,满意地说:“感谢南街人民,祝愿南街村两个文明建设搞得好上加好!”原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张爱萍老将军到南街视察后,高兴万分,欣然题诗一首:“山穷水尽焉无路,柳绿花红南街村,各尽其劳同富裕,美好未来奋勇奔。”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题词称赞南街是:“发展乡镇企业的尖兵”.原中纪委副书记侯宗宾同志亲笔题词:“共同富裕路,豫南一枝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河南省委书记李长春将南街村誉为“豫南一枝花”.中央办公厅政研室的同志多次对南街考察后,满意地说:“你们南街的路子好,是中国农村发展的方向!”南街村两个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传遍了大江南北。仅1995年,国家20多个部委领导亲自到南街视察工作。12个国家与地区的国际朋友对南街进行了考察。1996年4000多个单位,256万多人次到南街村参观、指导工作,对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请看,下面是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党建室主任郑乐平的一段话:

南街村,是当代中国一个很有特色的农村。……人们为什么要去南街村?慕名者有之,取经者有之,研究者有之,观光者有之,经商者有之。虽然去的人各有各的动机,但都是自觉自愿去的。“南街热”不是有领导、有组织地“炒”出来的,这就应上了一句古话: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正如费孝通《豫中行》中描绘的:“汽车沿107国道驶进南街村,远远看去,大片的现代化厂房林立,气派得很,给人的观感远不是一个村的样子,而是个现代化的城镇”.像南街村这样具有很大魅力和吸引力的恐怕不是很多。其巨大的吸引力、格外引人注目之处,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在中原大地上创造了一个成功的发展模式。这就是一个快速、高效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模式,是坚持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新模式。这个新模式,南街人自称为:共产主义小社区建设。全村从1984年开始,总产值十年增长了1100多倍。

事实是最好的评价。各级领导和来访者的赞许,突出地说明了南街村公有制的巨大优越性。

外地来信的看法

南街村每天都收到许多外地来信,信中对南街村坚持公有制给予了热情洋溢的颂扬。现摘录两则如下:

1、浙江省萧山市湘湖路退休职工张彝光:

同志们,您们好!我在1994年看到《杭州日报》一篇报道:《南街,你要告诉人们什么?》从此以后,南街在我心中留下了特殊印象。最近有幸又看到1995年第4期《人民文学》刊登的纪实文学《南街村》和今年第5期《名人传记》介绍王洪彬同志的事迹。我的心又一次被打动。面对现在社会上数不尽的可恨、可憎的、难以理解、极不愿意看到的各种现象,和今天的南街作比较,我不得不认真思考。

南街村是个“特区”,一个现在看来很特殊的“特区”.它不是大家都知道的经济特区,而是一个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特区。现在世界上社会主义多种多样,中国河南临颍南街村的社会主义模式与众不同,有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独特的运行机制。村党委活学活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遵循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牢牢抓住一个“公”字(公有制经济是南街的根本、命脉),领导全村人民建设自己的家园。南街人民生活富裕安定,物质和精神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了不起的成就。南街村是中国社会主义在农村实践的一个模式,既独特又不独特。独特的是很多人置身于金钱和权利之间,对南街的作法不理解,甚至非议。不独特的是继承了革命传统,孕育了共产主义理想,早就为许许多多人所熟悉、所追求。这个前所未有的模式是你们的创举,必将记录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中。

我是一名退休职工,生活于当今社会环境中,承受着各种压力,难以自持,只能随波逐流。但是,你们的事业,你们的成就,鼓舞着我的心灵,是我心中的一片净土。我很希望有更多人知道南街的存在,让人们去认识,去思考,去分辨,并从中获得启示。

1996年6月18日

2、天津市人民政府信仿办退休干部、共产党员王良佐:

近日,我读了天津《今晚报》1996年3月16日刊登的《共产主义小社区南街村》一文,大为兴奋。数日来,反复读之,热血沸腾,激动之情,难以言状。

在许多地方纷纷推行分田到户,大搞个人致富的时候,你们重新恢复,并坚持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许多人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发生动摇,有些人极力宣传“马列主义过时了”、“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时候,你们坚持大学毛着,大学雷锋,大唱革命歌曲,靠这“三大活动”起家,发展到今天。在有些人大搞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社会上不正之风、腐败现象大肆泛滥的时候,你们明确提出“私心是万恶之源”,坚持破私立公,狠斗私心,以“铁”的手腕“铁”的心肠、“铁”的面孔,反腐斗私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你们坚持公有制,发展集体经济,为南街人创造了富裕幸福的生活。特别是你们坚持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借鉴建国初期“三反”、“五反”的一些做法,每年或半年进行一次“揭、批、查”和反对官僚主义、弄虚作假、以权谋私、无所作为、铺张浪费的“五反”活动,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使党员、干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做法,更是难能可贵。

南街村所做的这一切使伟大的共产主义理论、共产主义运动在河南,在中国,并必将在全世界大放光彩,对推动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必将产生重大的历史作用。

我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在此向你们致以共产主义的敬礼,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祝贺,并希望你们永远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进一步总结、完善和发展你们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在共产主义的大道上继续奋勇前进,不断发展自己,为人类最伟大、最壮丽的事业--实现共产主义,做出更伟大的历史贡献。

1996年3月25日

怀疑者的议论

在众多来南街参观考察的人群中,绝大多数是抱着无比羡慕的心情,到这里学习经验,目睹南街风采的。他们对南街的集体共同富裕道路非常赞同,希望通过学习借鉴,回去建设自己的家乡,使之摆脱贫穷落后的局面。然而,也有极少数人抱着怀疑的态度,不相信有关南街的报道是真实的,只是抱着窥视“庐山真面目”的心情踏上这片土地的。现摘引两个同志的原话。

1、江苏省常州宏达公司邓进亭:

我是在报纸上发现南街的事迹的,刚开始不大相信,因为全国各地都在实行“土地承包”,私营企业越来越多,而南街村却背道而驰,从联产承包责任制转为集体所有制,集体兴办企业而且取得那么好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南街坚持以政治统帅并指导经济,精神文明取得了那么大的成绩,这在全国确实是少有的。这次学校组织我们来这里参观考察,我是抱着怀疑态度来的。我很兴奋,因为领导上给我们提供了辨别真伪的机会,我要亲眼看看南街的发展情况。没想到刚下车,原来的怀疑就雾散云消了,因为南街就在眼前,的确是报纸上所说的那样。再到各个地方进行访问考察,又听了接待室有关同志的介绍,我算是彻底改变了原来的怀疑态度。我认为南街走集体共同富裕之路走得好,这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

1997年10月29日

2、山东省龙口乡北李村李培庆:

我在报纸上、电视上都看过你们南街的事迹。当时看了很吃惊,感到不可思议。一个小小的村子,不靠个人承包发家致富,却走的是集体共同富裕之路,使两个文明建设得了快速发展。我们商量后,决定到南街看个究竟。到这里以后,通过亲身体会,耳闻目睹,感觉到和报纸上登的,电视上宣传的一模一样。你们南街实事求是地联系本地情况,发展集体经济,走上了富裕,真了不起。为广大贫困农村树立了榜样。

慕名者的评说

南街村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人,走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坚定不移地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今日的南街村处处一派新气象,良好的社会秩序,优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文明友爱、互敬互助的人际关系,受到许多人的赞同。不少外省、外县、外村的有识有志之士慕名而来,自觉自愿地参加南街的共产主义小社区建设,在各个工作岗位上贡献着应有的力量。他们对南街村走集体共同富裕道路的看法如何呢?下面摘录河南省汝南高中退休教师沈应体撰写的《我爱南街》一文中的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我爱南街》(节选):

我是1994年从《中国青年报》上看了关于南街村的报道的,当时敬仰与爱慕之情涌向心头。不久,次子到漯河听语文观摩课,我告诉他顺便到南街村看一看。他看过之后对我说,和报上介绍的一模一样。接着,我带两班学生来参观,看后印象更加深刻,情况不仅与报上说的完全一致,而且还有好多值得宣传的东西没有报道出来。后来,我又连续三次带学生和村民来参观学习,对南街的认识逐步深化,我对南街的评价是:“比桃花源还桃花源”,用人间天堂作比喻是恰当的。

南街的飞速发展。用铁的事实说明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之路是正确的。这是一条康庄大道、金光大道、幸福大道。社会主义真正好!

我来南街八个月,受到职工村民的尊重,得到领导多方照顾,是我几十年生活中心情最舒畅、工作最愉快的八个月。我宣传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奋斗几十年,退休后,能在社会主义的南街工作、生活,是我今生的最大的荣幸,我真心爱南街,我把南街这个人间乐土当成了自己的家。

只有公有制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是南街人和许多有识之士通过南街的发展取得的共识。南街发展集体经济共同致富的辉煌成就向人们昭示: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不仅能集中力量办企业、搞生产,而且也能通过集体的生产和生活培养公心,铲除私心,统一思想,使人们为实现人类最美好的理想--共产主义紧密团结,奋勇前进。

第四节  老支书话今昔

“如果不坚持公有制,不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南街村就不可能有今天这种大好形势。”年已80多岁,却仍奋斗在工作岗位上的老支部书记刘坤岭同志不胜感慨地这样说。老人身体欠佳,但精神矍铄。他从1963年到1984年当了21年南街村党支部副书记,对于家乡一步步的变化,是再清楚不过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南街村是我看着发展起来的。”谈起南街村的过去,老书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过去南街村,是全县出了名的“难街村”.60%的村民住的是破草房,人均八分地,一年到头,累死累活,只能挣一口饭吃。就连生产队牲口屋点灯用油的钱,也要靠群众凑,村集体买不起7分钱1斤的平价柴油。30多岁的光棍成堆,到处可以见到腰扎草绳,袖手缩脖,眨巴着干涩眼睛蹲墙根无奈望天的农人,那时村民吃了上顿愁下顿,年头至年尾,难穿一件新衣服,吃盐买油没有钱,只有拿鸡蛋兑换,更别提什么零花钱了。平时村民头疼发热,常常不吃药硬挺过来,一旦患了重病,只好眼睁睁地等死。那时还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有的一家十几口人,挤在透风漏雨的破草房里。谁家若是娶了媳妇,将会轰动全村,成为街头巷尾议论的“特大新闻”.那时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天晴时,尘土足有一指多厚,过个车就像打仗一样,烟尘滚滚;逢雨天,水和泥搅混在一起,分不清哪是路面,哪是水坑儿。许多人没有钱买胶鞋,为了节省布鞋,只好赤着脚在泥水里趟去。有些淘气的孩子故意在泥水里挖上一尺多深的“陷阱”,里面放入碎玻璃渣,专扎那些赤脚走路的人。逢年过节,能吃一顿白面馍,能尝尝肉味是村民最大的期望。至于群众的文化娱乐那就更不用提了。谁家如果买个小收音机,就会立即成为全村的“石破天惊”的新闻。全城只有一个电影院,谁能进去看一场电影就像过年一样,若是放一场不掏钱可看的电影,方圆几里的人就像赶会一样,一直看到放映结束。那时,人们常想:啥时候能换掉窝头,吃上白面馍,哈时候能不出门就能看电影,啥时候能骑上一辆自行车在自己村的柏油马路上兜几圈……可是梦终归是梦。那时候,全村人都在饥寒交迫中挣扎。有姓金的一家六口人,每到青黄不接季节就揭不开锅,他的妻子没办法带着两个女儿到南阳逃荒,饿死在唐河。他父母在家有病,无钱医治,没熬过严冬也死去了。像这样的例子,人们一提起来就心酸痛苦。过去的南街村简直不堪回首。

“八十年代”初的景况

80年代初,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南街像其他村子一样,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分到各户,农具、牲口也按人口分到了各家。农业耕作,从种到收、整地、施肥、播种、收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样样农活、机具缺一不可。许多人为了生存,在自己的八分地块上没日没夜地干,汗珠子甩八瓣儿,为的是换来生活需要的劳动果实。条件好的村民,仅仅是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大多数条件差的,只好“碰天收”,生活仍然没有保证。到1983年,粮食产量从分田前的年平均最高亩产千斤,下降到500斤,南街人的心头又笼罩上一块愁云。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扩大,农村经济进一步搞活,加上南街地处县城边缘的客观环境,一部分村民思想波动了,渐渐觉得耕田不太划算了,不如外出经商捞一把。因为政策允许做生意了,周围也有活生生的例子。于是,南街弃农经商的多了,而对土地投入少了,粗劣的种植管理,使土地千疮百孔,甚至大片大片好端端的农田被撂荒了。生产队时勉强配套的农业机械,现已被化整为零,失去了作用。以前修建的机井和其他水利设施也被闲置不用。更令人痛心的是大部分村民常年无所事事,脱离集体流落在社会上。农民入不敷出,粮食亩产逐年下降,一部分农户的生活也开始出现紧张。社会风气不正,偷鸡摸狗现象不断发生,打爹骂娘不赡养老人现象也时时出现。为了挣钱,许多孩子小学不毕业就得回家劳动或帮助父母做生意。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一度中断,乡邻乡亲常常为农田地边、鸡毛蒜皮之事争吵不休,大打出手。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南街村原先辛苦创办的两个集体企业(面粉厂和砖瓦厂)因为承包给个人,问题连续发生。承包人偷漏国家税款,该上交集体的承包金赖着不交。群众辛辛苦苦一年到头拿不到一分钱的工资,而承包者通过采用不道德手段,肥了自己,整天花天酒地。南街人经历了一场难以忍受的“阵痛”.当时党支部的威信一落千丈,各种告状信送到县委、地委,有的送到省委。集体企业承包给个人之后,村党支部一班人便成了不管事的人。当时有人总结了这样的顺口溜讽刺当时的支部:土地进了户,集体塌了棚,群众放了羊,干部歇了工。百姓多少苦?找谁去说清!

曾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家中一个妇女,四个孩子还小,婆婆年迈失去了劳动能力,丈夫在许昌当炊事员。她家承包的五亩土地没人种,逢到农忙就求亲戚、央邻居,耕种收打作了不少难,粮食还减产,生活陷入了困境。类似这样的例子很多。人们都说:“这样下去,又该遭罪了!”当时,村支部书记王洪彬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叫改革,改革就是破旧立新,改革就要实事求是。南街村党组织这一时期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有从南街村的实际出发,形而上学,‘砸锅分铁’,走了一段弯路。”

老支书一边深深追忆着南街的过去,一边沉痛地总结道:“小农经济的经营,很难走出低谷,只有走坚持公有制道路,才能摆脱贫困,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实行公有制后的南街村

1、制订南街发展的新战略

1984年,对南街来说的确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那一年,村党支部果断地把个人承包的企业收回,改为集体经营。那一年,各家各户把责任田也自愿交还给集体,实行了规模经营。与此同时,村党支部在王洪彬书记的直接领导下,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实事求是地制定出指导南街发展的战略思想:第一是围绕农副产品深加工办企业,第二是围绕龙头骨干企业上配套项目,走出一条“一业带着多业上,多业辅助一业兴”的联动发展路子。在集体力量的推动下,南街村迅速消除了贫穷,解决了温饱,实现了小康。集体致富,调动了村民大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使南街的共同富裕道路越走越宽广。

2、企业规模逐步壮大

十多年来,在村党委一班人的正确带领下,南街人艰苦创业,负重奋进,克服了重重的困难,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村民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节节甜。全村工农业生产如一列快车飞速奔驰,形势大好。

村企业产值连年翻番,1996年比1984年增长了2100倍,利税增长2200倍,远远超过深圳发展的速度。农业生产实现了耕播收打机械化,浇水灌溉自动化,达到了旱涝保收。全村现有可耕土地900多亩,只需40多人管理,小麦平均单产达425公斤,相当于改革开放前全年的亩产量。村办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已发展到26个,全村3100多口村民,1000多人在企业中上班,来自6个省,36个市、县的职工9000多人参加了南街企业。生产的产品达70多种,主要产品方便面、龙须面,连获部优质产品奖,全国保健食品博览会金奖和全国A级畅销产品称号。“颍松”牌锅巴获河南省首届优质保健食品奖、湘鄂边区全国部分食品评比“年年香”金杯奖。由于企业重质量,讲信誉,深受顾客信赖,产品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颍松”牌系列方便面、锅巴畅销省内120多个市、县,远销18个省、市、自治区,出口俄罗斯等国。村办企业1991年摘取全省亿元村桂冠,1996年又实现产值15.1亿元,创利税7800万元;人均收入4600多元,现有固定资产11.7亿元。早在1984年,村里所有个体户都自愿归了集体。村民都说:“我们相信党,这辈子跟着村党委干定了。”

3、村民物质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老支书举出了一个实例,老支书说:“还是听听毕大嫂说说他们一家的情况吧!”毕大嫂曾这样对来访者介绍:随着俺村里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大,村里免费对村民供给水、电、煤气、面粉、食用油、蛋等多种福利。节假日分配的食品从鸡鱼肉到生姜味精多达30余种,儿童入托、学生上学、文化娱乐、人身保险、计划生育以及农业税和各项农村提留款均由集体承担。新建的高标准现代化六层村民集体住宅楼,俺家居住面积92平方米,三室一厅,家用电器、制冷取暖设备、家具、炊具全由集体配置,俺们的生活比城市人还好哩!俺村人不断在一起说现在的生活比起过去,真是上天堂啦!这全是村党委领着全村走上了一条正道呀!

由于集体经济实力壮大,村内公益设施日益增多。全村街道全部硬化,两侧设置了排水沟。图书室、灯光球场、文工园、敬老院相继办起,还建起了全国一流的幼儿园和学校。南街人的生活,就像上楼梯一样,一步比一步高!

4、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南街村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丝毫没有放松。凡是踏上南街村土地的人,都会明显地感觉到这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氛围,讲文明、树新风、做奉献、爱我社区,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村党委要求党员、干部、职工、村民要大公无私、多做奉献。正确对待和处理商品交换中的回扣款、好处费以及所收的一切礼品,上从党委书记,下至业务员、汽车司机,凡收到者,都上交给集体。近几年来,上交者已有2000多人次。在这个大集体里,人人讲政治、讲正气、献爱心,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在这里没有精神堕落,没有两极分化和贫富对立,财产归集体所有,不搞个人承包,实行的是工资加供给的双轨分配制度。

集体是个大学校,它能锻炼人,培养人。通过集体教育,私心被铲除,公心能树立。南街村党委坚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村党委公开以“公生明、廉生威”的古训为座右铭,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廉政建设,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号召力,多次受到省市领导的表彰。民兵工作多次受到省军区、济南军区领导的表彰。南街村民兵营1992年获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命名的“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计划生育工作重视宣传教育,常抓不懈,全村连续多年无计划外生育,获省政府“计划生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199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2.6‰,以后每年持续下降。村团委下辖22个团支部,拥有团员2500多名,在企业生产中发挥着强大生力军和先锋队的作用。村妇联会多次受到县、市领导和有关部门表彰。

南街村通过长期开展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政治活动,改造了人的思想,社会风气良好。“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已经成为现实。800多户村民没装一个防盗门。26个企业没设大门,30多个基建工地都无围墙。连续8年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不赡养老人,虐待妇女、儿童,以及吃喝嫖赌等丑恶现象已全部绝迹。

“过去是地狱,现在是天堂,还是公有制好啊!”老支书激动地说:“南街村一定会沿着这条道路走到底,直到实现共产主义。”

是的,南街人享受到了公有制的福。村党委已经给他们描绘了宏伟蓝图,勤劳的南街人一定在以党委书记王洪彬为核心的一班人的带领下,披荆斩棘,奋勇向前,为实现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共产主义,快马加鞭,要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征途中,树立起一个闪光的里程碑。

第五节  党委的宏伟构想正在

逐步变为现实

村党委王洪彬书记从日本考察回来后,连续召开了几个晚上的党委班子会,认真研究讨论。在日本近一周的考察,王书记亲自目睹了日本现代化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形势和基本模式,在思想上受到了很大启发。回来后,针对南街今后发展的方向道路,班子成员开动脑筋,进行了反复讨论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村党委7月8日晚召开了全体党员和基层干部大会。王洪彬书记把党委集体研究的有关农业、工业、精神文明硬件建设三方面的意见向大会作了详细的传达。

1.把农业重视起来。王洪彬书记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民以食为天。今后南街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农业。现在南街的可耕地只剩900亩,这个数字只能扩大决不能减少,要千方百计节约耕地。今后南街发展农业的指导思想是:夺粮食高产。用科学方法种好现有可耕地,争取到1998年,把南街村发展成为吨粮村。针对部分村民、干部、职工轻视农业的问题,王书记强调:越是发达的国家,越是重视农业。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如果当初南街不走“围绕农产品深加工”这条路子,南街就很难发展到今天这样规模。我们发展工业也要先在“农”字上做文章。今后农业生产要采用大兵团作战的方式。每个企业单位包一块地,从下种锄草到施肥收打,一包到底,各个厂队的领导要亲自挂帅,带领职工、干部深入农田劳动,真正把“集体”两个字在农业生产中突出地体现出来。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加强南街干群重视农业的观念,并在农业劳动中培养自己的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增强自己的群众观点。

2.提高工业生产的现代化程度。王洪彬书记指出:目前,南街工业发展有两大障碍,一是设备陈旧老化,企业人员庞大臃肿;二是企业技术水平低下,产品上不了档次,效益得不到快速提高。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关键是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不能因循守旧,闭门造车,该换的设备不要可惜,及时换掉。对原有的设备,按公司总体计划,先后进行彻底大改造。逐步提高设备的现代化和自动化程度,变劳动密集型企业为技术密集型企业,减少企业人员,提高生产效益。南街村的每一个职工、干部在不断学习知识,提高技术水平的同时,要重视引进技术人才,想尽一切办法,解决他们生活或工作上的难题,这样才能“请得来,留得住”,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南街的建设中来,不断为南街的发展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3.精神文明硬件建设的新思路是立足当前,着眼未来。计划在毛主席像广场的东北角建立综合性体育中心,主体建筑是体育馆、游泳馆。在东南角建文化活动中心和“东方红大会堂”.在西南角建职工培训中心。这三个中心的建筑要求既有立体感,又能互相联系,综合利用,协调陪衬。毛主席雕像东边,要建一座立交桥。把体育活动中心和文化中心连接起来。立交桥呈拱形,象征东方红太阳升。立交桥上要悬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四位伟人的巨像,充分显示南街人坚持马列主义不动摇的信念。幸福路长廊要增设文字和图片等内容。南街居民老区四周模仿北京八达岭长城建一圈供人游乐的长城。把南街村建成供人观赏的景点,处处给人以启迪,给人以美感,陶冶人的情操。还计划用两年的时间建起一座十九层、高标准的、综合性多功能的公寓大楼,融吃、住、玩、乐、学习、会客于一体,各种服务设施配备俱全。王书记特别强调什么人可住公寓大楼呢?首先是愿意终身从事共产主义小社区建设的人。谁干得好,谁为南街贡献大,谁就先搬进去。今后南街的所有成员不分内外,谁好好干,谁就是南街的功臣,谁就是南街的主人,谁就能优先享受高档次的待遇。

蓝图已经绘出,前景美好似锦。这是南街村党委高瞻远瞩开创美好未来,造福广大人民群众的宏伟构想,是在集体所有的公有制下建设共产主义的尝试。它像一盏指引航程的灯塔,照耀着南街建设者和子孙后代奋勇向前。这个宏伟构想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图文仅供行业学习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及文章内容中图文的真实性、完整性等未经本站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核心内容:南街村
把握机会 立即留言99%的代理商通过留言找项目!
您的姓名:
*姓名或昵称
联系电话:
*您的手机号
联系微信:
  您的微信号
回访时间:
代理区域:
留言内容:
 


隐私权相关政策
验 证 码:
 

温馨提醒

如果您对该项目感兴趣,请在下面立即留言!

本网站属于可自主发布并可自主删除的信息交流平台,倡导诚信合作、互惠共赢!为了保证您的利益,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请认真考察该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以免造成损失!

快捷留言>>

好妞妞李艳菊微信

客服:李经理
手机:15303820096

好妞妞:李经理

扫描二维码可加好妞妞客服李经理微信

  • 食品行业交流:264367692食品行业交流①
  • 饮料行业交流:178543687好妞妞饮料行业群②
  • 食品饮料展会:304677366好妞妞食品饮料展会③
  • 食品流通渠道:343167847好妞妞食品网流通渠道④
关闭
  • 信誉指数:100
  • 工商注册:认证图标
  • 荣誉证书: 0项
  • 认证星级:
  • 认证时间:2013-12-16
立即留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