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拜天地,再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这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中国传统婚俗。然而,在闻名全国的‘红色亿元村’--河南省临颍县南街村,在一年一度的国庆节集体婚礼上,新人拜父母前不拜天地而向毛主席像鞠躬,村里向他们赠送的不是礼金或首饰,而是《毛主席语录》和金灿灿的毛主席像章。”10月5日,中国青年网编发了该网记者王文坛、苑中华采写的文章,全面介绍我村今年国庆节举办集体婚礼的情况。
文章共分四部分,图文并茂、内容翔实,既有对当天婚礼仪式的介绍,又有对新人代表的采访,既有对我村相关制度和举措的介绍,又有作者的亲身感受。文章第一部分介绍了集体婚礼开始前的情况。通过广播站播放晨曲《东方红》和全村党员为新人证婚,介绍了我村大唱革命歌曲和举办集体婚礼的情况,也让作者感慨:“自1989年广播站建成至今,其它地方早已销声匿迹的集体广播,在南街村却坚持至今,每天早中晚播送革命歌曲及毛主席语录,天天如此,雷打不动。加上村里随处可见的革命标语和巨幅的伟人画像,外来的游客很容易马上穿越时空,一下子回到熟悉而陌生的人民公社时代。”“除了节俭、环保,在南街村,集体婚礼还被赋予不同的含义。村里承担了婚礼所需的一切,包括会场布置、婚礼操持、花车巡游、亲属食宿等……这意味着,在南街村举办婚礼,只要不出格,基本上不用花钱。”
文章第二部分介绍了新人进入婚礼仪式现场的情况。通过介绍新人王江龙的家庭状况,展示了我村村民低工资、高福利的分配制度。第三部分介绍了新人们集体宣誓的情况。文中通过对我村供给制的介绍,突出了这里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宽松、优越的工作环境,不仅吸引了高校毕业的南街学子回村就业,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乡人”在此扎根,“成为南街村的荣誉村民,享受村民待遇”,因为他们认为:“在南街村这个平台上,有才能的人照样有用武之地,照样可以实现人生价值!”“在这里干有奔头!”
“婚礼进行到高潮,22对新人齐刷刷站在台上,面对巨幅毛主席画像,在众人见证下,怀着虔诚,鞠躬敬拜……”文章第四部分通过描述婚拜过程和主婚人向新人赠送《毛主席语录》和金灿灿的毛主席像章,让作者感叹:“凡是上点年纪、在人民公社时代生活过的人,对当时结婚赠送《毛主席语录》或毛主席像章应该记忆犹新,近40年过去了,仍延续以这种方式表达对新人祝福的,仅剩南街村!有人认为,南街村之所以成为南街村,不仅仅是因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一直坚持集体经济和平均分配,更在于坚持以毛泽东思想、共产主义信念作为立身立村立业之本不动摇。一直以来,南街村一直坚持大学毛着、大学雷锋、大唱革命歌曲,以此作为南街人的精神支柱和基本信仰,进而教育引导村民、协调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文章结尾还详引了班长向新人们提出的殷切期望。
【另讯】 腾讯网也以《河南南街村举办集体婚礼,不拜高堂拜毛泽东像》为标题,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我村今年的集体婚礼情况。